日前,我院多学科材料研究中心博士生张祯(导师任晓兵教授)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物理学旗舰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投稿的论文被正式接受,即将刊登。这是我校在校博士生首次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身份在物理学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
形状记忆合金具有比普通金属大几十倍的巨大可回复变形。这一“超弹性”性质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从形状记忆眼镜架到各类智能控制系统获得了广泛应用。但是该效应存在着加载和卸载不按原路返回的“滞后效应”,这使得超弹性这一重要效应无法提供精密的控制,极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设计无滞后超弹性行为的合金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超弹性是基于应力诱发的马氏体相变,而该相变本身就是一种具有滞后的相变,所以似乎不存在实现无滞后超弹性的可能性。
多学科材料研究中心博士生张祯及其合作者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纳米尺寸形状记忆合金的应力应变行为,做出了一个重要发现:他们发现在一临界尺寸以下时,形状记忆合金的滞后型马氏体相变消失,此时形状记忆合金不仅仍然具有超弹性,而且具有奇异的无滞后超弹性特性。他们的研究表明,这种奇特的无滞后超弹性起因于一种新机制:表面诱发的连续马氏体相变。该发现不仅具有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而且为设计兼有大驱动和精密控制的形状记忆合金提供了全新方法。
该成果得到“铁性智能材料的高性能化”973项目的资助。